家庭教育
抗击疫情心理防护知识—学生篇
今年的春节,没有了以往的喜庆气氛,蔓延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动态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大家的心。对于孩子来说,原来快乐的节日只能困于家中,少了外出活动,少了小伙伴的陪伴,电子产品的使用也受到限制,好像只能无聊地对着作业本度过每一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可能会处于一定的心理应激状态中,会有这样的感受:
一、焦虑、紧张
在疫情之下,家长和孩子都难免会变得焦虑、恐慌。这种不安的心情既来源于对当下生活状态的不适应,假期安排未能按照计划进行,也来自于对疫情发展的未知感,害怕自己会被传染等等。
二、空洞、无意义感
生活不像以往那样充实,每天起床之后不知道要干什么。又或者对于生活没有具体的计划,只能长期从事单一的活动,感到生活空洞、无聊。被困在弹丸之地,每天的活动范围十分狭小,也不能够进行户外活动伸展身体。
三、愤怒、烦躁
了解疫情动态时,可能会产生愤怒情绪,将矛头指向可能的责任人或者有关部门,但是又没有舒解的方式。这种焦躁的情绪也会让我们变得脾气暴躁,更容易向身边的人发脾气。
所以面对疫情,我们在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动态。那么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度过这个非凡时期呢?
一、劳逸结合,做好假期计划。延长的假期给了我们更多自我支配的时间,还有不少的同学趁着这段时间“弯道超车”。所以,在假期要做好详细规划,划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屏蔽电子产品的干扰,按照日程表安排每日的生活学习,给自己更多的生活掌控感,让自己在假期中有所成长。同时,在家里也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例如跳绳、仰卧起坐、健身操等,增强免疫力。
二、 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难免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可能会焦虑紧张或者觉得空洞无聊,及时觉察自己的心情,通过写日记、与他人倾诉等方式抒发,或者通过听音乐、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允许自己存在负面的情绪,不需要一味排斥它或者进行自我贬低。我们的计划可能被打乱,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感到不适应,像以前一样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很难的,但如果我们排斥自己的“焦虑”,会让自己更加焦虑,进入死循环。同时,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虽然没有办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但是我可以重新制定计划”,“虽然疫情让人恐慌,但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自己”。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度过这段日子时付出的努力,肯定自己面对负面情绪的勇气,肯定自己积极正向的思维,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三、 保持联络,与家人朋友倾诉自己心情。虽然不可以走访亲友,也不可以和好朋友一起游玩,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和家人、朋友通过视频的方式拜年,聊聊大家的近况和最近的心情,互相给予支持和鼓励,一起度过这段日子。现在短暂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重逢,等到疫情过后,我们再一起相聚!在家里,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变多,可以多和父母聊聊天,了解一下他们以往的趣事,倾诉一下自己的烦恼,走进彼此的内心。也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者一起包包饺子,享受其乐融融的生活。
四、 及时求助,疫情期间也要“心晴”。如果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睡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了,可以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让专业的咨询师陪你走过这一段路。
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可以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相信度过这段时间后的你,一定会更加珍惜身旁的点点滴滴,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
下一篇:抗击疫情心理防护知识—家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