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心理小贴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小贴士

习得性无助

作者: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发布时间:2018-07-23 浏览:2552次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习得性无助专指由于多次努力仍无法达成目的后,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绝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及心理状态。

用行为主义的术语来解释,习得性无助,是人们在第一情境中习得的经验,不恰当地泛化到了第二情境中。举例来讲: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经过多次努力,依旧无法在考试中及格。Ta的内心充满了对学习的绝望,认为自己从此再也无法学好数学,甚至连同其他功课也无力完成。当Ta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会自然而然地生成的绝望心理和直接放弃行为,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典型表现形式。

著名心理学家,曾将无助感的产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个体会在努力尝试却始终无法成功的“不可控状态”中,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如今天你被公司辞退了,因为领导认为你能力不足,你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第二阶段;在“第一情境”失控的基础上,个体会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和事情的结果并没有太大联系,进而生成“自己始终无法控制行为结果”的认知。(失业第二天,你开始努力找新的工作,结果却在多次面试中失利。哎!原来努力和成功是不成比例的。)

第三阶段;一段时间的失败,逐渐转化为万年无力的绝望。个人现阶段的行为无效,造成前景无望的消极认知。(努力不被看见,事情总与愿违,看来,我生平只有两件事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天啦噜!好无助!)

第四阶段;无助感转化成认知方面的损伤,和行为层面的放弃。(我是工作绝缘体,从此就做个废人,躺在床上等待余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