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怎样培养孩子的收纳整理习惯?
一位妈妈说:“孩子今年五年级了,经常丢三落四,书包里面乱糟糟的。而且写作业也没有条理性,一会儿写数学,一会儿写语文,时常坐不住。房间更是乱得不成样子!”她总是因为这些事情和孩子发火,但孩子却没有任何变化,这让她十分苦恼。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整理。但是,在孩子的头脑里没有想要把屋子收拾整洁的想法,其实是很正常的。那么,家长该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整理与归纳的习惯呢?
01学会整理的前提是学会分类
可以利用超市宣传单,为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布置一项作业。我们常会从外边拿回来各种各样的宣传单。可以把上边的商品剪下来,按照面包、饮料、蔬菜,或者是服装、鞋、家电这样的分组进行分类,再贴到纸板上。如此一来,这个有趣的作业就变成了收集同类项的游戏。孩子们通常很喜欢这样的分类游戏。在家里也会兴冲冲地加以实践。这虽然是为了提高孩子思考能力而设置的训练,但是也能提高孩子整理时所需的分析能力。
具体做法:①用剪刀把宣传单上的商品剪下来。②把饮料、肉、蔬菜、鱼、干货等,按照类别分开。③把分列好的图片贴到纸板上,用记号笔写出这个类别的标题。除了简单分类之外,还可以让孩子对同一类的两个东西进行比较。
分类训练其实潜藏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垃圾分类。和孩子一起把收集的瓶瓶罐罐扔到该扔的地方,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02让孩子充分参与,才能真正养成好习惯
家长独断专行,当然会比和孩子一起做轻松很多,也能节约更多的时间。但是,在和孩子沟通之后再决定,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尤其是孩子的物品和孩子的玩具,沟通后的结果反而更便于今后的整理和收拾。同时,这个沟通的过程,也是孩子向父母学习整理方法的机会,因此千万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在和父母一起商量、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孩子会产生一种参与感,之后做起事来,更不容易犯错。这样就避免了由于沟通不当而导致孩子没有把东西放到合适位置,还要重新收拾的情况。
流程:认真倾听孩子的话(怎样才能想要主动收拾,什么是最重要的等)→制定收拾方案(要参考孩子的观点)→父母与孩子一起决定收纳地点→收拾与整理除此之外,让孩子参与整理还有另一个优点,也就是当孩子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拿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不会因为不知道东西放在哪儿或够不着而引发困扰。
03通过整理,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
在整理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保持一定的余裕空间”。平常收纳整理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帮孩子建立空间意识,比如买东西的时候,可以问孩子“这个能放进去吗?”借此引导孩子培养空间感。如果在收纳整理时,能很好地把握空间感,将来肯定能在其他方面派上用场。还可以通过让孩子为旅行做准备,来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要用多少东西,要把这些东西放到多大的包里。
04学会断舍离,让孩子学会珍惜
如果把厌倦的东西和曾经喜爱但是旧了的东西简单归为“不要的东西”,但想到它们要变成垃圾了,心里恐怕会不舒服。实际上,这是让孩子学习如何与这些东西相处的大好时机。
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那些东西直接处理掉,可能更容易些。但是,扔东西时的心情,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有了之前和自己拥有的东西分别的经验,下次买入新东西的时候,就会认真思考这个东西的必要性。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在处理不需要的东西时,不是简单地把不用的东西当成垃圾扔掉,可以卖到跳蚤市场……或者寄给回收再利用的公益团体和志愿者团体,继续发挥那些东西的价值。
05从小地方开始,培养孩子的信心
收拾整理,要从整理小地方开始。把那一处小地方整理干净,体会到整洁带来的好心情,就相当于成功迈出了整理的第一步。就算是狭小的地方,收拾得干净整洁,也会让人产生不小的成就感。从小地方开始感受整理的乐趣,才能让接下来的整理顺利进行。在树立自信的时候,积累微小的成功体验至关重要。孩子凭借从这里获得的自信,下次就会自信满满地主动出手。
从小培养孩子整理与归纳的习惯非常必要,因为这不仅能使孩子的生活更加井井有条,而且还能使孩子将这种习惯迁移到学习中去,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长要有耐心,引导孩子做下去。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