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贴士
期末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家长不如这样做
忙碌、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学习生活即将步入尾声。面对即将迎来的期末考试,孩子们难免会感到压力、焦虑、紧张。如果这些情绪肆意滋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心烦气躁,意志消沉,进而影响学习状态;而临近期末,有大大小小的事情要解决,一些家长和老师也感到压力大,情绪难免受影响。
越是临近期末,家长越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策略,共同迎接这一挑战。如何更好地调节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期末考试呢?请收下这份家长期末心理调适指南!
每次期末考试来临,家长们也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在孩子期末复习这段时间,家长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合理期待
每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取得好成绩,这是正常的心理期待,但如果期望值过高,超过了孩子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不仅会给孩子额外造成压力,也会让自己十分焦虑,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家长需要做的,应该是鼓励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估,对未来有明确的期待,这样孩子才能发展出自己的动力,去努力,去应对挫折。
2. 营造温馨氛围
当孩子出现迷惘、沮丧、失落、疲惫时,多给孩子一些赞美,少一些批评和指责,适时的鼓励传递给孩子的是一份信任、一份支持、一份接纳,更是孩子的助力剂。和谐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感受到他不是在孤军奋战,他拥有着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港湾。所以,早上出门,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在温暖中开启活力的一天;晚上回家,也给孩子一个有力的拥抱,在支持中感受家的温馨与力量。
3. 做好后勤保障
复习期间,由于学习节奏较快,孩子的大脑活动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此,大脑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比平时增多。安排好孩子的饮食健康营养,或是在周末安排一些户外活动,不让复习打乱孩子的生活节奏和安排,保持张弛有序,这是家长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
4. 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及时疏导
很少有孩子真的不在意成绩,但是付出的努力总是不能够达到父母、老师和自己的要求时,他们会产生无力感。为了保护自尊心,避免过度受挫的感受,孩子可能会做出逃避学习、拖延甚至“故意”搞砸学习的行为,这些与目标相悖离的情况,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
期末复习阶段,作为家长尤其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要通过日常倾听和沟通理解孩子的表现,用发展、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客观全面地评价孩子的成长,积极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与孩子共同面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