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贴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小贴士

春天到了,你的心理“萌动”了吗?

作者: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 发布时间:2023-04-07 浏览:701次

一、为什么春季学生心理疾病呈现高发现象?

每年的3月至5月是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的高发季节,发病数约占全年的一半,俗话说“黄花黄,人发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1、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造成心理机能的混乱,从而诱发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2、春季云雾蒙蒙、阴雨连绵的天气是引发抑郁症的外部因素。

3、春天多变的气候会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容易烦躁不安,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4、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大脑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

5、“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有些人会急于改变自我现状,给自己制定较高的目标,从而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春季心理疾病发作有没有一些前兆表现?

春季心理疾患发病的前兆表现,主要有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如失眠、早醒;情绪不稳、浮躁不安;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容易为小事发脾气,或常自责,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等。这时如不加以注意,就会引起慢性疲劳综合症、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病”。

三、春季,哪些心理健康问题应该被特别关注?

1、长时间情绪低落的学生

2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3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

4学生本人发生人际交往冲突(如遭受欺凌、失恋等);

5特别孤僻的学生

6特别自卑的学生

7有心理疾病史的学生

8最近行为反常的学生

9承受挫折能力特别差的学生

10有重大身体疾病的学生。

四、有没有一些措施可以预防春季心理疾病发作?

1、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情

2、及时化解心理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3、维护良好人际关系,完善心理支持系统

4、培养兴趣爱好,发展特长

5、增强自我意识,制定合理目标,做到自知、自信

6、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

7、心理问题严重时,自己无法调节,及时联系心理咨询中心。

五、如何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情?

良好的情绪是保持心理健康的灵丹妙药,因此要注意调节情绪,时常维护良好心情。

1、宣泄。苦恼时,找可信任的、谈得来的朋友倾心交谈,将心中的郁闷及时倾吐出来,以免积压成疾。

2、转移。当情绪不佳时,可将情感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如打球、唱歌、画画等,从而将心中的苦闷、烦恼、愤怒、忧愁、焦虑等情感转移或替换掉。

3、宽容。不要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想法去办事,原谅别人的过错,给别人改错的机会。

4、陶冶身心。经常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和文体活动,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培养生活的乐趣。在学习之余,应常到公园游玩或赴郊外散步,欣赏乡野风光,体验大自然美景。

5、运动。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放松紧张的精神状态,能将由各种压力所致的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上的疲劳。心理疲劳转化为体力疲劳后,会随体力疲劳的恢复而恢复。再者,运动中的竞争和游戏性质充满了乐趣,能愉悦人的精神,调节不良情绪,达到缓解压力的目的。

6、放松训练。具体做法是:被人激怒后或十分烦恼时,可做深呼吸运动,摒除脑海中的一切杂念,并配合肌肉的松弛训练,此法在心理工作者的数次指导后即可自如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