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咨询
老师,您好!我家男孩8岁二年级。除了一岁半到2岁半是在外公外婆身边,其余时间都是跟着妈妈,爸爸很少在一起生活。在学校老师反映是不合群,容易有过激反应,不愿意跟人好好沟通,爱搞小动作(如打同学,乱搞同学的东西),经常被家长投诉。在家也是这样,跟他沟通时,眼珠到处乱转,不敢看人,要么就是眼睛盯着你但思绪不知飘到哪里。跟他沟通的时候从不肯说实话,会找各种借口来推搪,只想尽快结束沟通。现在慢慢的长大了,各种问题越来越严重。家长不知怎解决好。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家庭环境也有影响,可能早期行为习惯培养得不好,就容易显得比其他同学更好动、更不听话。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为什么爱做小动作,为什么不愿意与人沟通?是他自己本身的原因还是其他的因素?
当你了解原因后,再告诉他,如果想做小动作时,就把背挺直,揉揉眼睛,再继续听课,帮助他培养新的习惯。
晚上回家建议家长在孩子学习时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不给孩子制造噪音。多鼓励孩子的进步,比如“这次做作业速度更快了,真专心!”让他增强自信心。还有很多亲子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比如数瓜子,查字典,搭积木等。
最重要的就是放下大人的架子,跟孩子成为朋友,最重要是就是言传身教,孩子做错事,不要一味的指责,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如果你任何疑惑,可以到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做心理咨询。
老师,你好,我是高三学生,不久前他刚和另一位同学发生过矛盾,矛盾的起因无非是在篮球场上的一些磕磕碰碰。“其实我们以前挺要好的,经常在一起打球,像以前这种磕碰都没什么的,都会一笑了之。不知道为什么,最近两个人脾气特别大,稍有些磕碰,都会大发脾气,可能是最近学习越来越紧张吧,连打场球想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却还是依旧那么紧绷着。”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矛盾的起因虽小,但是随着两位学生心态的变化而闹得不愉快,这就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发挥作用。紧张的学习所产生的压抑感,会逐渐影响到周边的人群,对此需要多沟通。朋友之间当遇到烦心事可以互相倾诉,如果把自己隔绝起来,那么别人又怎能“走进”你的心里呢?到那时,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会退避三舍。在紧张的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交际圈,将有助于自身发展,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迎刃而解。
我女儿是重点中学的一名高三生,平时成绩在全年级属中等水平,但“二模”考试发挥不理想,只考了472分,比她平时的成绩下降了40多分。利用填报志愿时间,我们娘儿俩坐下来好好聊了聊。她跟我说:“近来不知怎么回事,总觉得跟不上老师的复习节奏,各个测验、模拟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发现有些该记的内容没记住,曾经记过的知识点又忘了;复习时感觉不踏实,看语文的时候觉得要看英语,而看英语时又觉得理综还没复习,感觉时间不够用,手忙脚乱的,随着高考临近,越来越觉得准备不充分,生怕在高考中发挥失常……”听了孩子的诉说,看着孩子脸上的焦虑表情,我这个做家长的非常着急,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帮助孩子摆脱焦虑。请问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距高考还有半个月,考生的焦虑感会随着高考临近明显增强,有的考生心理负担加大,越想越觉得准备不足,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担忧,缺乏信心。在这段时间里,有相当多的考生会出现学习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学习没进步,甚至学过的知识现在也感觉波动。由于这些考生升学愿望强烈,急于提高成绩,结果欲速则不达,进而产生焦虑、浮躁。这种心理在成绩中等的考生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这些学生随着成绩的波动,越发静不下心来,影响了学习效果。面对焦虑,考生最重要的是正确对待与克服,不要让这种负面心态影响了复习。
因此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家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不可看到孩子焦虑自己先乱了阵脚。家长要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消除烦躁不安和紧张心态,才有助于孩子平稳克服焦虑。
家长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对暂时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能埋怨、责骂孩子,要心平气和地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并多与孩子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经验,听听孩子的意见。家长还要配合老师,对孩子心中的烦恼给予及时疏导和排解。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你任何疑惑,可以到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做心理咨询。
老师,你好,我是高三学生,平时觉得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现在有时候面对类似的题目居然不会做了,貌似突然增加了“难度”,心里会逐渐紧张起来,脑中也会出现一片空白。当两三次遇到相同情况时,心里会越来越不自信,甚至会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于是就开始自责、心虚并产生生理反应,如胸闷、呼吸急促等现象,该怎么办?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每年高考前,学生普遍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别把它太当回事情。学生对于以前做过的题目,当再次遇到时,或许会因为麻痹大意,或许是人的身心正处于极度疲劳时期而出现的短期空白,或许是身心过度紧张所致。无论如何,这些都是短时间的,有可能是几秒钟时间人的意识会立即恢复过来,学生不要太过在意。如果真的出现空白期,要学会自我调整,冷静思考,相信并不是你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你暂时没想到罢了。逐步审题,继续做正在做的事情。
老师,你好,我的成绩基本保持在班级前10名。随着考试临近,却变得茫然起来,厌倦了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觉得累了、乏了。早上不想早早起床,能懒一分钟就一分钟,实在是太困了;上课很难做到全神贯注,经常开小差、打瞌睡;晚上有时懒散得什么都不想做。
在这么紧张的复习阶段,自己的状态却像一个原本充满气的气球正在慢慢漏气,不能集中精神好好看书,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留言回复:
1、应该保持自己以往状态良好时的学习习惯,不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就过分关注这件事,甚至为此而焦虑。可以尝试找来一块写字板,将自己以往正常的作息计划写在上面,从而督促自己按照这个计划完成。
2、训练听课技巧。有意注意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时间长了会引起大脑疲劳,导致注意力涣散或分心。其实,很多人都不能做到一堂课40分钟自始至终都注意力集中,所以要提前预习,知道上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带有目的性地去听才更有效率,也更能集中注意力。
3、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许多考生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从而更多地去挤占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弥补自认为“不足”的复习时间,而忽略了这种超负荷的运转给自己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足等。相反的,保证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让大脑好好休息,让身体好好放松,做到张弛有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4、需要了解一些心理知识,明白在考试前出现适度焦虑是正常的、甚至是有利的心理状态,只要合理地加以调适,就能让焦虑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小。切勿放大焦虑的负面作用而陷入恐惧,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你任何疑惑,可以到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做心理咨询。
老师,你好,随着高考临近,我的成绩基本可以保持在班级前10名,但是最近却变得茫然起来,厌倦了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考试,觉得累了、乏了。早上不想早早起床,能懒一分钟就一分钟,实在是太困了,上课很难做到全神贯注,经常开小差、打瞌睡;晚上有时懒散得什么都不想做,在这么紧张的复习阶段,感觉自己却像一个原本充满气的气球正在慢慢漏气,不能集中精神好好看书,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1、应该保持自己以往状态良好时的学习习惯,不要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就过分关注这件事,甚至为此而焦虑。可以尝试找来一块写字板,将自己以往正常的作息计划写在上面,从而督促自己按照这个计划完成。
2、训练听课技巧。有意注意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时间长了会引起大脑疲劳,导致注意力涣散或分心。其实,很多人都不能做到一堂课40分钟自始至终都注意力集中,所以要提前预习,知道上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这样带有目的性地去听才更有效率,也更能集中注意力。
3、给自己留出足够的休息时间。许多考生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从而更多地去挤占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弥补自认为“不足”的复习时间,而忽略了这种超负荷的运转给自己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比如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足等。相反的,保证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让大脑好好休息,让身体好好放松,做到张弛有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你好,我的孩子今年12岁,孩子最近老是不按时写作业,做事拖拉,特别是写作业到时候,各种找借口,就是不愿写作业,老师反映孩子有时候上课不专心听课,会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请问老师该怎么办?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首先,了解孩子的当日作业量,然后采用分段学习的方式,让孩子养成高度集中学习的好习惯。譬如,将时间分为3个阶段,每学习15分钟休息一会儿。
其次,学习空间应该是整洁、相对安静的。
家长千万不要紧盯孩子,你可以回卧室玩手机看电视,但是要调低音量;不要中途松水果,减少打断孩子思路的几率。
最后,多陪孩子玩一些脑力游戏,多米诺牌、连连看、顶乒乓球等,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不仅能训练注意力,还训练了孩子的反应力。
老师,你好,我家孩子老是喜欢玩手机,说他也不听,有时候因为玩手机、玩游戏也不做作业,学习成绩下降了,面对孩子玩手机、电脑游戏时怎么沟通?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现在的社会环境,你无法将孩子与网络完全隔绝,而且孩子好奇心和叛逆心强,你越是不让他玩,他越是想玩,所以家长们不要强制孩子完全不能玩游戏,而是让他们适当地玩。
和孩子约法三章,玩游戏可以,但要约定时间和规则,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
第一,表述要明确。比如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1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目标要具体、明确,便于测量,这样约定才具有束缚力。
第二,惩罚要执行。如果约定了违规后的惩罚,家长不要不忍心,说到做到,才能让整个约定有效。
第三,就是要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增加对孩子的陪伴。其实,孩子沉迷网游,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缺少家人的陪伴。
老师,你好,我是家里独生子,从小被外婆外公宠大的,但是我不娇惯。我们经常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和父母亲争吵,最后就是闹僵了,不知道怎么改善这种状况。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代沟的问题不仅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外界各种事物的看法存在分歧。我们应该认真地分析出现这样的事情的原因,找父母主动沟通,要坦诚地交谈,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同时你也可以建议父母多从你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你任何疑惑,可以到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做心理咨询。
老师,你好,我儿子现在11岁,读5年级。老师反映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心浮气躁的,静不下心来,学习成绩大幅下滑,平时成绩还可以,但是每次关键的考试就考不好了,想问问是什么原因?
留言回复:
你好!感谢你的信任,把你的困扰告诉我。
建议:家长可以在家里有意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和孩子一起作游戏,画画,做手工,告诉孩子做事一定要专心。11-15岁的孩子可保持25-30分钟。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为学习打好基础。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时,应该给孩子清晰的语气指令,以激发其集中注意力。而家长的过分唠叨,往往适得其反,助长孩子注意力分散。家长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首先要以身示范,聚精会神听讲,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立即给予赞美鼓励,不要对他(她)心灰意冷或怒加斥责,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好。
如果你任何疑惑,可以到河源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做心理咨询。